根据上级赛事的安排,现将第六届“强农杯”创新创业大赛参赛要求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
强农奋楫迎双甲,创新扬帆启新涯
二、组织机构
“强农杯”中国农业大学第六届创新创业大赛由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就业创业办公室、校团委、各学院主办。竞赛成立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相关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竞赛活动,审议赛事结果;设立组委会,由主办单位相关人员组成,负责组织开展校级赛事和院级赛事;设立评审委员会,由主办单位聘请的相关学科专家、投资人、企业导师等组成,负责对参赛作品进行资格审查、评选和推荐等工作。
三、赛事框架
“强农杯”中国农业大学第六届创新创业大赛分为创新竞赛、创业竞赛和专项赛。创新竞赛作为“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校级选拔赛;创业竞赛作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校级选拔赛;以上两大赛事在国赛、省赛阶段分别独立设置专项赛,另外“强农杯”独立设置校级专项赛。

图1 强农杯赛事框架
四、创新竞赛
(一)赛道设置
创新竞赛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
表1 强农杯创新竞赛赛道设置
创新竞赛 | 赛道 | 赛道设置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赛道 | 申报参赛的作品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学科类别包含能源化工、机械控制、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数理等。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赛道 | 申报参赛的作品为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也可以按照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报送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科技发明制作赛道 | 参赛作品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
(二)参赛要求
凡在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我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参赛。参赛团队学生人数不超过8人(含负责人),指导教师不超过3名。(详见附件1)
(三)材料提交
报名创新竞赛须提交汇总表Excel版、作品申报书、作品项目书(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Word版和PPT版、指导教师确认函、1分钟项目介绍视频(100M以内,选交)。(详见附件2)
(四)赛程安排
1.报名阶段(即日起至3月7日)
学生按照竞赛要求对参赛项目进行完善,准备相关的申报材料和实物进行竞赛项目申报(详见附件2)。
3月6日22点前将申报材料发送至创新创业部邮箱:cxcy012023@163.com详细信息请查看本通知第八部分。
学院将对项目资格、参赛成员资格、项目真实性等进行审查。
2. 院赛阶段(3月8日-3月14日)
院赛预计将于3月8日至3月13日举办,具体形式(答辩、函评等)将视报名情况确定,具体时间地点后续将通过理学院强农杯参赛微信群通知。同时所有参赛项目需在校内系统同步报名,具体报名方式后续通知。
3. 校赛初赛阶段(3月15日-3月23日)
组委会对进入校赛的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并聘请相关评委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排名前20%的项目进入决赛阶段,排名前20-40%的项目拟授为三等奖,排名最后60%的项目作品淘汰。
4. 校赛决赛阶段(3月24日-3月28日)
组委会组织评审专家对进入决赛的作品进行现场答辩并产生各赛道的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图2 创新竞赛赛程安排
五、创业竞赛
(一)赛道设置
创业竞赛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
表2 强农杯创业竞赛赛道设置
创业竞赛 | 赛道 | 组别 | 赛道设置 |
高教主赛道 | 创意组 | 参赛项目应认真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要求,应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
创业组 | 参赛项目应认真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要求,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 公益组 | 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
创意组 | 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
创业组 | 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项目负责人须为法定代表人。 |
产业命题赛道 | 产教协同创新组 |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度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基于“四新”建设的内涵和要求,推动解决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类难题,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与迭代创新。 |
区域特色产业组 |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及相关各类产业,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助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生态。 |
(二)参赛要求
团队负责人需为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或毕业5年内学生(2020-2024届毕业生)。如已注册企业,参赛团队负责人须为申报项目(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法人代表。所有参赛学生年龄不超过35岁(1990年6月1日及以后出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0人(含负责人),每个团队指导教师不超过3名。(详见附件4)
(三)材料提交
报名创业竞赛须提交汇总表、作品报名表、商业计划书(Word版和PPT版)、指导教师确认函、1分钟项目介绍视频(100M以内,选交)。(详见附件5)
(四)赛程安排
1.报名阶段(即日起至4月15日)
学生按照竞赛要求对参赛项目进行完善,准备相关的申报材料和实物进行竞赛项目申报(详见附件5)。4月15日早8点前将所有电子版申报材料打包发送至理学院创新创业部邮箱:cxcy012023@163.com,详细信息请查看本通知第八部分。
学院将对项目资格、参赛成员资格、项目真实性等进行审查。
2. 院赛阶段(4月15日-4月30日)
院赛预计将于4月15日至4月30日举办,院赛具体形式为答辩,具体时间地点后续将通过理学院强农杯参赛群通知。
院赛期间创业竞赛所有参赛项目需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cn/)同步报名,网站报名开启时间预计4月,具体报名方式后续详细通知。
3. 校赛初赛阶段(5月1日-5月15日)
组委会对进入校赛的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并聘请相关评委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排名前20%的项目进入决赛阶段,排名前20-40%的项目拟授为三等奖,排名最后60%的项目作品淘汰。
4. 校赛决赛阶段(5月15日-5月30日)
组委会组织评审专家对进入决赛的作品进行现场答辩产生各赛道的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图3 创业竞赛赛程安排
六、专项赛及专项活动
专项赛及专项活动包括校级专项赛和其他专项赛,各专项赛分别单独设立。
“种未来•创世界”前沿生物技术与育种技术专项赛(校级专项赛)下设创意竞赛、创新竞赛和创业竞赛三个组别,聚焦前沿生物技术与育种技术,推动未来生物科技发展,包括但不局限于合成生物、基因编辑、生物医药、智慧育种、干细胞育种等。相关安排详细见附件7。
其他专项赛参赛要求、赛程安排等依据上级赛事相关通知另行安排。
七、奖励措施
学校现有配套政策:《中国农业大学教育教学奖励办法(2020年修订)》(中农大教字〔2020〕4号)、《中国农业大学推荐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实施办法(2020年修订)》(中农大教字〔2021〕1号)、《中国农业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办法》(中农大人字〔2021〕6号)和《中国农业大学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实施细则》(中农大人字〔2021〕7号)等。
获奖师生可自行根据相关政策申请对应奖励。
表3 学校相关创新创业激励政策
人员 | 奖励内容 | 详情 |
项目负责人及成员 | 创新创业学分 | 由校团委统计报送本科生院认定 |
综合素质测评加分 | 由参赛学生向所在学院申请 |
创新创业奖学金评定 | 依据对应政策执行 |
推荐保送免试硕士研究生资格 |
“惠乡”创业训练营 | 创业赛道的优秀项目,将有机会参与由学校“惠乡”创业基金支持的“惠乡训练营”,获得进一步的创业能力培训和项目指导 |
项目指导教师 | 奖励经费 | 根据项目获奖情况和学校当年财政政策,由有关单位负责发放 |
工作量认定 | 国赛、市赛、校赛获奖项目分别认定64h、40h、24h教学工作量,同一项目以最高获奖为准。由校团委、就业创业办公室根据创新赛道、创业赛道的获奖情况分别统计报送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认定 |
职称评聘 | 根据项目获奖情况,进行职称评聘申报市赛以上获奖可作为向负责单位申请条件之一 |
八、“强农杯”理学院院内选拔赛材料提交方式
(一)、创新竞赛
报名须提交作品申报书(PDF版)、参赛作品(科技发明制作提供文字介绍)、创新项目信息汇总表、指导教师信息确认函等材料(附件2),可以选择性提交1分钟的项目介绍视频。产品实物请各团队根据自身产品情况提前做好准备,提交方式另行通知。
请各团队负责人于3月6日22点前将所有报名材料以“强农杯+赛道+项目名称”为文件名和邮件名的邮件打包发送至邮箱:cxcy012023@163.com,并扫描二维码进入“理学院强农杯参赛群”,后续将通过本群发布院赛相关通知。学院将对参赛团队的参赛材料进行初评(评选细则见附件3),推选优秀团队参加“强农杯”校赛。
(二)、创业竞赛
报名须提交作品报名表、商业计划书(包括Word版和PPT版,提交时均需转为PDF格式)、创业项目信息汇总表、指导教师信息确认函等材料(附件5),并选择性提交1分钟项目介绍视频。产品实物请各团队根据自身产品情况提前做好准备,提交方式另行通知。产品实物请各团队根据自身产品情况提前做好准备,提交方式另行通知。
请各团队于4月15日早8点前将所有报名材料以“强农杯+赛道+项目名称”为文件名和邮件名命名的邮件打包发送至邮箱:cxcy012023@163.com,学院将对参赛团队的参赛材料进行初评(评选细则见附件6),推选优秀团队参加“强农杯”校赛。
九、联系方式
1.理学院强农杯参赛微信群:

有意向参赛的团队可从即日起开始筹备并积极参加院赛,可扫描二维码加入“理学院强农杯参赛群”。如二维码过期无法添加,请加微信群负责人员的微信:F13841828943,备注“班级+姓名”,通过验证后,将由负责人员拉进参赛群。
联系电话:13841828943
2.学校联系人:
创新竞赛:张云飞 caukjcx@126.com
创业竞赛:朱光森 guangsen@cau.edu.cn
专项赛及专项活动:
(1)校级专项赛;wljsxy@cau.edu.cn1
(2)其他专项赛:caukjcx@126.com
大赛组委会将于近期举办“强农杯”中国农业大学第六届创新创业大赛说明会,敬请各位老师同学关注。
附件1:创新竞赛参赛要求.docx
附件2:创新竞赛报名材料.docx
附件3:创新竞赛评审标准.docx
附件4:创业竞赛参赛要求.docx
附件5:创业竞赛报名材料.docx
附件6:创业竞赛评审标准.docx
附件7:“强农杯”院级赛事组织情况.docx
附件8:种未来 创世界”前沿生物技术与育种技术专项赛报名要求及材料.docx
2025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