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理论与方法的数学人才,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严格训练,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科技、教育、管理和其它部门从事研究、教学、管理工作,毕业后可以继续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生物学等学科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二、培养标准与实现途径 培养标准 | 实现途径 | 课程设置 | 其他途径 |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觉悟,热爱祖国和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敬业爱岗,遵纪守法,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 通识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育、军事理论与军训等课程 | 社会实践 | 具备阅读专业外文文献,撰写外文专业论文以及国际交流的基本能力 | 通识教育中的大学外语、专业英语、科研训练 |
| 具备扎实的数学学科基础,系统地掌握数学、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 通识教育中的数、理课程,数学基础课和专业课 |
|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常用的数学软件,初步掌握应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计算机、Matlab软件及应用、Latex软件及应用、数学实验、数学软件综合训练、计算方法、最优化方法、模糊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 |
|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近现代数学学科发展趋势和主要成就,获得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 | 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研讨课 | 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各类学生科研创新、创业项目。 |
三、主干学科:数学 四、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抽象代数、复变函数与实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最优化方法、常微分方程与偏微分方程、解析几何与微分几何、数值分析、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数学实验。 五、学制与授予学位门类:四年制本科,实行弹性学习年限;授予学位门类:理 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课内:147;课外:4 ;其中理论课程学分: 129 ,实践环节学分: 18 。 七、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 1、通识教育: 82.5 学分 1-1、思想政治理论:14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单位 | 类别 | 学时 | 学分 | 修读学期 | 52313006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马院 | 必修 | 48 | 3 | 全程覆盖 | 523130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马院 | 必修 | 48 | 3 | 全程覆盖 | 52313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马院 | 必修 | 32 | 2 | 全程覆盖 | 52313003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马院 | 必修 | 64 | 4 | 全程覆盖 | 52213001 | 形势与政策 | 学工 | 必修 | 32 | 2 | 全程覆盖 |
1-2、大学外语: 8 学分 大学英语课程分为读写、听说、人文素养和翻译四个模块(课程名单另附),本科生在校期间可根据自身需要,自主从四个模块中选修英语课程。每学期限选2学分英语课程。 1-3、数学、物理、化学: 40.5 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单位 | 类别 | 学时 | 学分 | 修读学期 | 11310023 | 数学分析 I | 理学 | 必修 | 96 | 6 | 1秋 | 11310025 | 高等代数 I | 理学 | 必修 | 72 | 4.5 | 1秋 | 11310027 | 解析几何 | 理学 | 必修 | 48 | 3 | 1秋 | 11310024 | 数学分析 II | 理学 | 必修 | 96 | 6 | 1春 | 11310026 | 高等代数 II | 理学 | 必修 | 64 | 4 | 1春 | 10112290 | 大学物理 B(上) | 理学 | 必修 | 64 | 4 | 1春 | 11310014 | 大学物理实验B | 理学 | 必修 | 48 | 1.5 | 1春 | 21310025 | 数学分析 III | 理学 | 必修 | 80 | 5 | 2秋 | 21310028 | 常微分方程 | 理学 | 必修 | 48 | 3 | 2秋 | 10112300 | 大学物理 B(下) | 理学 | 必修 | 56 | 3.5 | 2秋 |
1-4、计算机: 3 学分:学生从学校设置的计算机类选修课组中自主选修至少3学分课程。 1-5、体育:4学分 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取得4学分体育类课程,并须每年通过国家要求的体育达标测试。学生根据本人身体条件,可以通过参加体育俱乐部、专项体育课、体疗课等取得体育学分。学校安排达标测试的学期,学生如不参加测试,则不能取得该学期的体育课学分;未修读体育课的学期,学生参加并通过达标测可取得0.5学分。 1-6、军事理论与军训:1学分。一般安排在新生入学后的2周内进行。 1-7、核心素质选修课:6学分;学生从学校设置的核心素质课组中自主选修至少6学分课程。 1—8、普通素质选修课:6学分;学生从学校设置的普通素质课组中自主选择至少6学分课程。 2、专业教育: 64.5 学分 2-1、学科大类、专业基础课: 16 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单位 | 类别 | 学时 | 学分 | 修读学期 | 23310011 | 抽象代数 | 理学 | 必修 | 56 | 3.5 | 2秋 | 23310012 | 复变函数 | 理学 | 必修 | 56 | 3.5 | 2春 | 23310013 | 概率论 | 理学 | 必修 | 48 | 3 | 2春 | 23310014 | 数理统计 | 理学 | 必修 | 48 | 3 | 2春 | 33310021 | 最优化方法 | 理学 | 必修 | 48 | 3 | 3秋 |
2-2、专业课程: 16 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单位 | 类别 | 学时 | 学分 | 修读学期 | 23310015 | 偏微分方程 | 理学 | 必修 | 56 | 3.5 | 2春 | 33310017 | 实变函数 | 理学 | 必修 | 56 | 3.5 | 3秋 | 33310018 | 数值分析 | 理学 | 必修 | 48 | 3 | 3秋 | 33310019 | 微分几何 | 理学 | 必修 | 48 | 3 | 3春 | 33310020 | 泛函分析 | 理学 | 必修 | 48 | 3 | 3春 |
2-3、专业选修课:最低学分要求: 6.5 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单位 | 类别 | 学时 | 学分 | 修读学期 | 24310003 | 统计软件及应用 | 理学 | 选修 | 16 | 1 | 2夏 | 24310004 | 数据挖掘技术 | 理学 | 选修 | 32 | 2 | 2春 | 24310005 | 数学模型 | 理学 | 选修 | 32+16 | 3 | 2春 | 34310041 | 拓扑学 | 理学 | 选修 | 48 | 3 | 3秋 | 34310042 |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 理学 | 选修 | 48 | 3 | 3秋 | 34310043 | 模糊数学 | 理学 | 选修 | 32 | 2 | 3秋 | 34310044 | 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 | 理学 | 选修 | 48 | 3 | 3秋 | 34310045 | 精算模型 | 理学 | 选修 | 40 | 2.5 | 3秋 | 34310046 | 初等数论 | 理学 | 选修 | 48 | 3 | 3春 | 34310029 | 离散数学 | 理学 | 选修 | 48 | 3 | 3春 | 44310001 | 应用随机过程 | 理学 | 选修 | 40 | 2.5 | 4秋 | 44310002 | 时间序列 | 理学 | 选修 | 40 | 2.5 | 4秋 | 44310003 | 多元统计 | 理学 | 选修 | 40 | 2.5 | 4秋 | 44310004 | 非寿险精算学 | 理学 | 选修 | 40 | 2.5 | 4秋 | 44310005 | 生物数学 | 理学 | 选修 | 32 | 2 | 4秋 | 44310006 | 专业英语 | 理学 | 选修 | 32 | 2 | 4秋 |
2-3b、其他选修课:最低学分要求: 8 学分。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选修下列研讨课、本专业选修课程、跨学科专业教育类课程、双学位课程、研究生课程等。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单位 | 类别 | 学时 | 学分 | 修读学期 | 34310030 | 数学分析研讨课 | 理学 | 选修 | 32 | 2 | 3夏 | 34310031 | 高等代数研讨课 | 理学 | 选修 | 32 | 2 | 3夏 | 34310047 | 非线性最优化研讨课 | 理学 | 选修 | 32 | 2 | 3春 | 34310033 | 机器学习研讨课 | 理学 | 选修 | 32 | 2 | 3春 | 34310034 | 数量经济学研讨课 | 理学 | 选修 | 32 | 2 | 3春 | 34310035 | 统计优化研讨课 | 理学 | 选修 | 32 | 2 | 3春 | 34310036 | 代数研讨课 | 理学 | 选修 | 32 | 2 | 3春 | 34310037 | 矩阵理论研讨课 | 理学 | 选修 | 32 | 2 | 3春 | 34310038 | 微分方程研讨课 | 理学 | 选修 | 32 | 2 | 3春 | 34310039 | 概率统计研讨课 | 理学 | 选修 | 32 | 2 | 3春 | 34310040 | 调和分析研讨课 | 理学 | 选修 | 32 | 2 | 3春 | 44310007 | 泛函分析研讨课 | 理学 | 选修 | 32 | 2 | 4秋 |
2-4、实践教学: 18 学分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开课单位 | 类别 | 学时 | 学分 | 修读学期 | 16310005 | 数学软件综合训练I | 理学 | 必修 | 32 | 2 | 1夏 | 26310004 | 数学软件综合训练II | 理学 | 必修 | 32 | 2 | 2夏 | 35310014 | 数学实验 | 理学 | 必修 | 48 | 3 | 3春 | 36310007 | 数学专业科研训练 | 理学 | 必修 | 6周 | 6 | 3春、3夏 | 46310008 | 数学专业毕业论文 | 理学 | 必修 | 5周 | 5 | 4秋-4春 |
3、课外教育:4学分 3-1、创新创业:最低学分要求:2 学分(课外学分) 学生在校期间需至少取得创新创业2学分。学生可通过参加《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设置方案》(另附)中列出的科研训练与“双创”项目、各类学科竞赛、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取得科技成果等方式,取得创新创业学分。 3-2、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最低学分要求:2学分(课外学分) 学生在校期间需至少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2学分。学生可通过参加《中国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课程设置方案》(另附)中列出的社会调研、人物事件访谈、历史考察、“理想信念熔铸”系列实践、“诚信守法人生”系列实践、假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学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