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至9月3日,我校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实践小分队在泌阳县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花菇交易市场和深入田间地埂,小队调研了花菇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同时为花菇产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花菇是香菇子实体生产过程中,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畸形菇,是香菇的极品。同时花菇还是一种药用菌。泌阳县地处河南中部浅山丘陵区,优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资源,使泌阳人培育出了一个为人交口称道的花菇品牌。目前,“泌阳花菇”已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河南省名牌产品。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在泌阳县食用菌开发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进了花菇交易市场,对市场里的农民进行了采访和问卷调查。农民们在技术方面有比较大的需求,
通过调查,队员们发现:当地农民与花菇相关的年收入普遍可以达到5—10万,而能够达到10万以上的农户则是包揽了种植、收购整个产业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年来,当地花菇副产品产业缺少过硬的深加工技术支持及政府得力的补贴力度,不少年轻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只留下中老年人继续从事花菇种植及收购,花菇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呈现疲软态势。因此,被采访的农民们表示:希望政府在花菇种植技术方面,可以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在政策方面,可以加大补贴力度,积极吸引外资,帮助农民打造花菇生产的产业链条。
队员们还在吴主任的陪同下,深入田间地埂,参观花菇原料基地。尽管天气炎热,遮阴布下码放整齐的袋栽菇依然保持在相对凉爽的温度下。队员们还有幸见到基地主人,花菇种植能手——泌阳县食用菌合作社黄社长,黄社长带着队员们进入到大棚内,亲切为大家展示大棚内的现代化装备,并讲解了花菇种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泌阳的很多农民,就因为花菇种植技术好,被高薪聘请到东南亚、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人们众口传诵的对象。
当地相关部门领导还向小队承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会建立一个实践基地,与小队建立长期的联系。小队队长刘璐谈到此次实践活动时说:“将实践活动与农业生产活动紧密结合,不仅反映了农业大学的校训,在深入体察民生之艰的同时,不断成长,最终达到英才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