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来,学院始终坚持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指导方针,着力推进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与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等的融合,以国家农业科技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为导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国家“三农”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一、明确科研工作的发展思路,形成了鲜明的农业院校基础学科研究特色 学院按照学校“双一流”建设总体布局,积极与农学、植保、生物、草业、资环、工学多个学院和人事、发规、科研、研究生院等多个部门研讨基础学科发展,多措并举探索推进基础学科和涉农学科共同发展、融合提质。 积极加强“小而强、特而专”的具有农大特色的数学、力学和化学基础学科和科研建设,突出特色、突出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唯一和不可替代性,逐步在以下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研优势:(1)农业研究所涉及的数学、物理原理及分子科学本质、作用机制和影响规律等领域,为相关学科提供理论依据;(2)农业研究所涉及的技术手段、化学物质基础等领域,为相关学科提供新物质的合成、分离、鉴定等物质保障和仪器等技术支撑;(3)农业大数据的挖掘、农用化学品的环境风险评价等,为相关政府部门作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强化教师承担项目能力,提高科研产出和育人功能 抓紧抓实教师队伍尤其是年轻教师这个关键,完善了科研评价标准,改进学术评价方法,修订了学院科研绩效发放办法,积极破除“四唯”,取得了良好效果。采取多种措施,主动谋划,积极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过去四年,学院教师共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4项,项目涉及茶叶中污染物控制、水稻、棉花病虫害防治、农药制剂研发、精量施药机械研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项目等多个领域,预算经费5500万元。
过去四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和资助率均创新高,申报数较上次党代会期间增长30%,获批项目数增长20%。学院基础研究能力进一步增强,过去四年高水平学术论文超过1000篇,较上次党代会期间增长30%以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论文增长了近50%。 覃兆海教授创制的新农药品种在2019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多年来获国家奖的突破。何雄奎教授的“农药减量高效施用技术与装备创制及应用”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入选自然指数期刊论文数、他引率、教师数均名列学校前茅,标志着我院的基础学科研究能力和学科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学科实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对我校学科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强农兴农、服务社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积极牵头、参与新制订、修订国家农药残留标准100余项,推进农产品生产投入品使用规范化。加强资质实验室建设,建成了GLP实验室,提升了社会服务的能力和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为国家农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农业的绿色发展做出来重要贡献。2019年农药登记理化分析试验机构行业联盟换届,周志强教授继续担任主席,刘丰茂教授继续担任秘书长,显示了我院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行业影响力。学院近四年共签署横向项目320多项,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区,总经费 12800万元,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周志强教授与河北滦平县政府共同成立了国内首家以“教育扶贫、扶智、扶志”为主题的“国家名师工作室”,助力教育扶贫。 吴学民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在松材线虫病防控科技攻关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专门发来感谢信。同时,吴学民教授在黄安坨村开展科技小院工作,完善绿色无公害植保体系、引入“循环农业”和“智慧农业”,多措并举,助力增产增收,被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评为社会服务先进个人。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共招聘10名应届毕业生从事科研助理工作,且全部按照学校人事制度要求签订聘用合同。
四、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促进科研发展 针对学院实验仪器陈旧、缺乏必要的大型实验仪器、实验仪器分散、实验平台的服务功能很有限的现状,学科建设经费400万元购买500MHz核磁共振仪。 《农药学学报》办刊质量逐步提升。来自全球的近百位农药学家成为编委,目前该刊已被多家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并曾多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中国农业期刊最具传播力期刊”“中国农业期刊领军期刊”等荣誉称号。执行副主编及编辑部主任金淑惠荣获“2021年度中国农业期刊领军人物”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