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高校数理化理科课程教学质量,加强“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2017年11月25日,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主办的北京地区“行业院校”数理化理学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如期举行。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教授、理学院院长周志强教授、教务处副处长谭豫之教授,以及来自周边20多所高校的教学管理者、课程建设老师、一线的优秀教师代表总计120多人次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何志巍主持本次会议。



会上,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教授致欢迎辞,理学院院长周志强教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筹备及理学院的基本情况。 清华大学朱邦芬院士作为本次研讨会的特邀嘉宾,分享了他的报告《理学教学面临的挑战和我们的应对之道》。朱院士以清华为例,将近年来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做了全面、透彻的剖析,指出了当前的一系列措施正在给我国的科学教育带来严重的问题。朱院士指出:成功的教育改革应该明显提升人的全面素质,在传授知识方面,既要提高平均质量(均值),又要适当加大标准差。他倡议我国大学物理教师、物理学家应该加大对中学物理课程的关注,把提升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当作自己的职责。 王涛副校长做专题报告,为大家阐述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他表示数理化教学是高校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工作,尤其在双一流建设启动以后,教育教学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形势下,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我们全体教师的核心任务。强调教育的过程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好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通过教育改造学生的世界观,王涛副校长指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培养学生“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高尚品质。充分肯定了理学院的教学工作,特别指出数理化理学课程是使学生建立正确世界观、掌握认识世界方法论的基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分会场针对目前高校普遍实行国际化、中外高校联合办学、新工科建设及理科、农学专业认证等新形势下,“行业院校”中的数理化课程在学时安排、内容选择、教法实施等方面所面临的新挑战;在为优势学科提供理科基础服务的同时,如何做到“保持学科本色,挖掘研究特色”等诸多问题上,各个高校之间的教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会议现场的气氛热烈。很多问题在大家充分探讨之后达成了相对一致的意见,这些意见对接下来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明确的实践和指导作用。 会后,参会的各高校代表前往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参观了“中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园本科教学平台和973科研平台”。在户外和温室大棚中,科学园的老师们为参会代表详细讲解了各种作物的性状和实验开发的特点,参会代表对我校重视学生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给学生具体认知学习的实验基地表示称赞,对这样一个教学与实践结合的基地很感兴趣,兴趣盎然,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中国农业大学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次大会的圆满召开对进一步提高数理化理科课程教学质量,切实加强“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