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工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心理工作  >>  心理知识
巴纳姆效应:心理测试为什么会准?

发布日期:2013-04-08访问次数:

     你会不会经常做一些心理测试,并且还觉得它们挺准的?其实大部分的心理测试只是娱乐而已,它们之所以会准,是因为它们的答案符合一种心理效应——巴纳姆效应。没听过这种心理效应?没事,下面小编就带你来了解什么是巴纳姆效应,带你揭开心理测试的神秘面纱。

    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于1948年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它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而要避免巴纳姆效应,就应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

    有趣的心理实验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针对这种一效应做过一个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

    寄语: 既然知道了这种心理效应,下次在做心理测试时就不可盲目相信。最重要的其实还是自己的判断力,要客观真实的看待自己。

 



  工作队伍   
  心理知识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