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3日,理学院10级博士党支部赴通州区西集镇吕家湾村,开展红色“1+1”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主要结合近来时事,进行了支部交流及慰问活动。著名农药化学家、关工委陈馥衡教授,关工委洪莉老师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10级博士支部与村委会以喜迎十八大为契机,对党支部发展建设问题交流了意见与经验。村委书记王泽国同志向博士支部成员介绍了十七大以来村支部以及整个村子的发展情况及建设成果。他表示,吕家湾村不仅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全村道路全部硬化、节能路灯的安装,还建成了益民书屋、数字影厅等,使支部党员及村民的政治学习和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博士支部书记李松卿也向村委会介绍了支部两年来的发展建设情况。支部成员传阅了村支部工作手册、村级组织工作手册等材料,对村支部工作表示了赞赏,并表示将借鉴学习村支部的一些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进行高校支部建设工作。
针对前一阶段北京发生的“7.21”特大暴雨灾害,博士支部成员询问了村子受灾情况,并与村支部成员对农村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交流,交换了意见。考虑到农村应急措施及应急医疗保障不到位的情况,博士支部特地准备了医用急救箱和应急包,赠予村委会,希望能对村子的应急保障体系有所帮助。除此之外,支部还赠送了农村防灾减灾的相关书籍,以帮助加强村民们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王泽国表示没有想到支部的工作如此细致,他代表村委会和全体村民向博士支部表示了感谢,
农药化学家陈馥衡教授还针对雨灾、水灾过后农作物保护的问题进行了专门讲解,并回答了村子农业生产上的一些问题。此后,陈教授、洪老师与博士党员一起,在王书记的带领下走访了田间和农户。支部成员记录下考察时遇到的问题,以便回去找到解决办法后反馈给村里。
王泽国表示,希望这样的交流活动持续开展下去,也希望有更多大学生能够走到基层服务农村、建功立业,为农村带来更多的先进理念与科学技术。
参加活动的党员们也表示收获很大,“将博士所具备的创新思维运用到农村发展建设上,在为当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自身能力得到了锻炼,思想也得到了升华”。
|